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传服饰文化,讲中国故事】“民族•时尚•生态”双边学术会议在丽江顺利举行

发表于:2024-1-9 14:23:17 浏览人数:180

     3月14日,“民族•时尚•生态”双边学术会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隆重开幕。



640.gif

— 会议简介 —
        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是组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民族服饰的价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搞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核心指导方法,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次会议是“传服饰文化,讲中国故事”系列活动之一, 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就民族时尚生态共同研讨、分享和交流。

“民族•时尚•生态”双边学术会议线下会场


        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指导;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联合主办;丽江市博物院、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理工大学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承办;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协办;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国际)母系文化学会与丽江市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支持;特别鸣谢新标准集团上海精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浙江水越动漫有限公司。


640.gif
|— 会议内容 —
 
— 01 —

本次会议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王延中,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教授,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亮钦分别致辞。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王延中致辞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教授致辞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亮钦致辞

— 02 —

       开幕式后,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民族服饰源创展演活动。此次展演共分为“源起、创想、创潮”三部分,源起部分展出丽江博物院院藏原生态民族服饰,创想部分展示民族元素的创意设计作品,创潮部分展示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标准集团上海精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联名民族服饰IP设计系列。活动中模特穿着少数民族服饰款款走来,展现民族风情和魅力的同时,也展现浙江理工大学师生时尚设计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互通。

丽江博物院院藏民族服饰展演


创想部分服饰展演


创潮部分服饰展演

— 03 —

       民族服饰源创展演活动活动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福泉,丽江市博物院副院长木琛,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丽江(国际)母系文化学会会长曹建平,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主任于天竹,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LUCA FOIS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莹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梁燕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夏帆教授陈敬玉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分享。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教授在为大家带来的《传统服饰文化承扬与理论建构》演讲中,从体系与传承、阐释与时域、理论与再构三个方向解读传统服饰文化承扬与理论建构,认为当代学者们应对于从艺术考古与文化阐释融合、民族民俗新演绎、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技艺交叉融合等新视域开展文化阐释,深入构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脉络与理论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福泉带来《简说云南民族文化与服饰之关系》的精彩分享,讲解了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细节,提出了我们面临的民族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呼吁保护民族服饰中质朴的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福泉出席会议并发言


        丽江市博物院副院长木琛《东巴文造型艺术漫谈》为题,从东巴文的书写、审美特征、东巴文与东巴画以及其现代运用介绍了东巴文造型,认为要想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艺术创作形式,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世界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方能创作出根植民族文化同时又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作品。

丽江市博物院副院长木琛出席会议并发言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纳西族服饰传承发展的当代特点及存在问题》中对纳西族服饰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阐释,提到纳西族服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应将传统文化做到传承、创新与良性发展。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出席会议并发言



    丽江(国际)母系文化学会会长曹建平带来《摩梭服饰介绍——在“变”与“不变”中传承》的精彩分享,细致解读了摩梭人的服饰特点,提到服装是区别一个族别的特征,应该有民族个性、有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只有让祖先留下的服饰文化发扬光大,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丽江(国际)母系文化学会会长曹建平出席会议并发言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LUCA FOIS教授认为设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当代设计师的设计责任是如何优化这种关系,并在创作中高度关注创造力与认知偏见。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LUCA FOIS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周莹教授的讲座《比较分析视野下的民族服饰技艺研究》着重阐释了比较研究在理解、解释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实践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并以青海土族盘绣和贵州水族螺形绣为例生动讲解了比较分析视野下的民族服饰技艺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周莹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北京服装学院梁燕教授在讲座《技术碰撞民族艺术——基于聚类算法的地域性民族色彩分析》中以K- means聚类算法、中位切分算法、八叉树算法对民族色彩进行案例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对比不同领域的色彩差异,指出在庞大而复杂的色彩体系研究中,技术介入民族色彩研究的必然性。

北京服装学院梁燕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浙江理工大学夏帆教授进行了国家社科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尚设计理论体系探析》的讲座,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理论框架、民族元文化进行了探讨,同时探究了设计与服务设计的关系。




浙江理工大学夏帆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浙江理工大学陈敬玉教授带来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分享:《畲族服饰的记忆、认同与传承》,认为服饰是民族记忆的生成和表征,其传承脉络和族群历史之间可为互证,其传递的价值认同、符号认同和身份认同的信息可为设计提供依据。


浙江理工大学陈敬玉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



— 04 —

    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主任于天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感谢。


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主任于天竹讲话

— 05—

“民族•时尚•生态”双边学术会议合影留念


民族时尚生态会议旨在探求现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文化、时尚、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时尚民族学术体系、加强政产学研多向互动方面积极探索、创建平台,进行民族、时尚的双向演绎,文化互动的多维传承。